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品投资 > >正文

聚焦艺术品金融化

拍卖等交易机制的规范和成熟、市场效率的提高,为艺术品的金融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020-01-10 11:24 · 编辑整理:家办之家   收藏(0)
   

  聚焦艺术品金融化

  市场经济以来,艺术品的藏品概念逐渐为艺术投资所取代,人们购买艺术品不仅为了满足审美需求,更看重艺术品资本运作背后的高利润,艺术商业机构利用人们的艺术投资心理,进一步做大这一市场。艺术品从过去单纯的欣赏型物品转变为财富管理、增值保值、资产质押及金融工具,艺术品金融成为资产管理的重要方式。

  艺术品金融是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由艺术收藏、艺术投资发展到一定阶段,导致艺术品市场与金融市场全方位对接和深度融合的产物,本质上体现为全社会对艺术品的关注重心正从艺术品的收藏价值转向艺术品的投资价值。

  一、艺术品的金融特点

  拍卖等交易机制的规范和成熟、市场效率的提高,为艺术品的金融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拍卖行的增多,拍卖行中艺术品交易份额的增加,媒体的关注,展览和销售目录的出版和散播,以及价格指数等,都为这一市场增加了更为灵通的信息来源。同时,艺术市场越来越全球化,艺术市场的资产包也日益扩大。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品市场呈现出一些类似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1)流动性更强。像拍卖行这样的组织性市场可以绕开传统的画商,很便利地直接联系买方和卖方,减少了交易时间和流动性风险溢价。(2)交易成本更低。拍卖行通常收取买卖双方各10%的佣金。与画商和画廊的买卖差价相比,这一收费相对较低。网络拍卖的总体成本节约、以及艺术基金对于供给方的议价优势等,都大大缩减了艺术品的交易成本和费用。(3)信息披露更透明、市场交易信息更灵通。拍卖价格的及时披露,媒体的广泛传播、艺术品价格指数等都为艺术品投资者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机会。(4)艺术资产池的增容。过去的收藏家主要关注经典名家的作品,但现在的藏家也会关注当代艺术等。(5)投资者可利用的融资渠道大大增加。新兴艺术品市场的形成为艺术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艺术品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为艺术品市场提供理财产品、抵押贷款、艺术投资顾问等服务,拍卖行也为购买艺术品提供相当比例的融资,社会上热钱的富余以及投资艺术品的高门槛使得艺术品投资基金应运而生。(6)全球化。科技的发展,使得艺术品成为新兴全球资产市场的一部分,带来了增量的信息,任何某个市场区隔都有更多的卖方和卖方群体,艺术品的国际流通更为便捷。(7)艺术品拍卖天价效应,媒体的高度关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艺术品市场交易中来艺术品市场的代表性更强,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增加。

  市场的上述发展趋势,使得当今的艺术品呈现出一些金融化特点:艺术品尤其是经典艺术作品的流动性大为增加;市场参与人群的增加,人们对艺术品投资甚至投机意识的增强,使得某些艺术品开始频繁重复交易;金融机构的专业投资顾问与艺术界的学者、策展人、收藏家和艺术家等合作,成立艺术基金或份额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使得艺术品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分离成为可能,艺术品取得了金融投资的独立形态;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以及不同地区和时代的艺术家的投资回报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可以考虑由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国别的艺术家作品进行多样化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在不具备艺术专业知识背景的情况下,从容地进行艺术投资和交易;艺术品本身的异质性和多样化转变成为艺术金融资产的标准化和同质化,艺术资产开始具有替代性;作品的异质性并不意味着单一性,有些画家个人或某个流派的画家的作品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市场上参与者众多,信息获取自由便捷。在这些市场中,投资者将面临近乎零交易、搜寻和信息成本。最后,艺术品与证券或股票在收益预期方面也有相似之处:艺术品是一种耐久的商品,能够基本保持原样几百年;因此也可以认为价格的一部分代表了未来潜在买家将为作品支付价格的贴现值。艺术品价格取决于不确定的货币价值的未来消费流的预期现值,与股票的价值取决于未来一系列不确定未来红利的预期现值极为相似。

  二、艺术品与金融产品的差异

  如此看来,艺术品市场与金融市场有着许多共同之处。然而,在大多数艺术市场,产品高度异质性,流动性差,市场区隔化严重,信息极不对称、市场行为异常,定价近乎垄断。艺术投资回报的一大部分来源于其内在的美学属性而非经济回报。艺术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差异犹存。

  首先,金融市场由大量的同质化产品组成,一种证券、基金的数量成千上万,相互之间有完全的替代关系;而艺术市场的产品高度异质化,即使是同一个艺术家的不同作品,也不具备完全的相互替代关系。艺术市场结构复杂,有着一级二级市场之层次,有着不同的市场形态,不同类别的艺术品市场高度分割和区间化,市场竞争具有不完全性。且由于市场的专业和资金门槛都很高,市场参与者仍然是小众,交易的小数目问题明显。

  其次,证券或股票可以被众多独立的、互不相关的投资人所持有;由于艺术品的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的难以分离,一件艺术品一般只能由一个投资人所持有,垄断性很强。

  其三,股票和债券的交易频率很高,可连续进行,流动性和市场效率高;而艺术品的交易频率很低,交易的次数非常有限,短则几月,长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流动性差,市场高度非效率。

  其四,股票和债券的交易价格是公开的,信息对公众是充分的、完全的;而艺术品交易的价格,除了在拍卖等交易场所相对透明,一般公众是不可能完全了解的,信息是不完全透明的,甚至由于艺术品本身的复杂性,艺术品本身的价值也难以认定,更毋说信息的透明披露。

  第五,股票和债券市场,由于交易成本低,产品同质性强,价格竞争充分,比较接近经济学理论上的有效市场理论概念,因而可以运用有效市场理论来分析,均衡的市场价格是可以确定的;而在艺术品市场,则完全无法适用有效市场的理论。

  艺术品和金融产品的这些巨大差异,决定了艺术品金融化存在天然的不足和实现路径的曲折性。

  三、中国艺术品金融化的不足

  在中国,艺术品的金融化存在额外的不足。首先,艺术品作为资产的产权问题尚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艺术金融化的前提是艺术要具备完整的“资产”属性,资产的基本要求就是明晰的产权和明确的定价。艺术品的真伪鉴定和作者的归属问题的难于确定,鉴定专家的专业水平、职业操守,艺术品本身的不确定性、艺术品价值判定要素的多重性,都使得准确判定艺术品价值困难重重。产权的不明晰和难以定价,导致艺术品没有完整的合法产权文件,使得艺术品的资产化并进而金融化存在天然的不足。

  其次,艺术金融产品的退市和变现机制狭窄,导致作为金融产品标的物的艺术品变现性弱,艺术金融产品的流动性受到限制。目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还没有发展为大众化的市场,艺术品投资的圈子很小,如涉及某个画家某种风格,圈子就更小了。若收藏者或投资者购买艺术品是为保值增值,想抛售自己收藏的艺术品快速变现很不容易,高价进、低价出、甚至损失惨不忍睹的情况屡见不鲜。艺术基金多依赖于拍卖和私下协议售出,退出渠道和变现机制不很健全。在今天拍卖市场等整体市场行情处于低潮的状态下,通过拍卖来实现基金的退出,可谓难上加难。虽然我国文交所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较好的解决了退出和变现机制的问题,但是由于监管的缺失和规则的不完善等众多原因,绝大多数的文交所已被国务院叫停交易。因此艺术金融产品的退出和变现不太容易实现,风险加大,从而打击了参与者进入金融产品投资的积极性。

  第三,艺术品“增值”不确定性极强。艺术品的增值由很多条件促成,与艺术家的成长息息相关。许多艺术品基金购置艺术品之后,缺少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运营计划,缺少对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推广和价值提升计划,也没有相应的担保和劣后机制,单纯在封闭期内等待艺术品增值。在这儿,艺术品增值只能停留于理论层面,无法实现现实意义上的增值。

  第四,艺术品市场的交易成本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艺术品的交易成本要比其他的金融市场高得多,这些成本包括佣金、经纪费用、储藏、鉴定、保险、运输等成本、而交易商最终会把所有这些成本都计入最后的成交价格。

  金融化的前提首先是资产化。当艺术品尚不具备资产属性的时候,艺术品的金融化便不可能实现。作为艺术品的定价、权属、真伪、增值、流通这些“资产”的普遍属性都没有具备的时候,中国的金融体系比如保险、担保、抵质押实际上并没有认可“艺术品”,这就直接导致了艺术金融产品退出难的后果。

  四、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因此,在当前的中国,艺术品金融化成为一个令人棘手的难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难题呢?

  首先,艺术品的鉴定评估是前提和基础。面向一般社会公众、人数众多、投资总量大但投资额分散、缺少艺术品领域的专业知识、关注投资回报和风险控制而非艺术品本身,是艺术品金融受众群体的最主要特征。只有这一市场的信息具备权威和公信力,让普通民众了解和确信艺术品的真伪、品相、市场行情与预期,让他们感觉这一市场无门槛、无风险,才会吸引他们积极进入到艺术品金融中来。所以,鉴定与评估是艺术品金融的入口关,是赋予艺术品投资属性的第一道保障,是艺术品金融的生死命脉。

  其次,在科学权威评估和鉴定的基础上,承认艺术品的合法资产地位。当金融体系比如保险、担保、抵质押等环节认可了“艺术品”的资产地位时,艺术品金融的变现和退市就不成为问题。在艺术品质押融资市场中,一旦借款人不能到期偿还贷款,银行应该能够通过专业化的艺术品拍卖公司或收购公司将艺术品变现,从而收回贷款,这就解决了当前缺乏质押艺术品的交易变现及处置机制的问题。山东青州书画市场的艺术保真和规范发展之路,以及画廊与银行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为国内的艺术品市场提供了很好的的案例参考。

  再次,完善的机制设计。目前,人们对艺术品金融的实现路径并不明了,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何让对艺术品市场不十分了解的投资者放心地参与到艺术品金融化之中呢?关键是通过制度的设计,实现艺术品金融的无门槛和零风险,从而实现艺术品金融风险降低。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为例,之前的文交所曾同时扮演过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角色,将文交所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因此,文交所应摒弃作为交易主体的角色,扮演把关人的角色,科学设计交易程序,才有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最后,培育市场基础,拓宽和完善艺术品金融的变现和退市机制。当前,艺术品金融“退市”表现为投资人选择交割或者挂牌人选择回购,这都不是真正的“退市”。艺术品被其收藏者、爱好者、使用者消费掉,才是艺术品金融中的最终退市,此时艺术品的金融属性彻底灭失,艺术品的收藏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得以实现。当前艺术品金融的主要变现机制是拍卖,而拍卖变现的难度很大,究其原因是目前的市场基础薄弱,艺术品消费仍属于一种小众化形态的高档消费方式。艺术品金融化需要在艺术品原有价值的基础上抽象出投资价值,它最终依托的还是艺术品在最终消费市场上的价值实现。这意味着,只有具备庞大的最终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艺术品金融才能够持续进行下去。

文章:聚焦艺术品金融化

网站:家办之家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码领取家办名单
家办之家创始人微信
家办之家创始人微信